• <button id="38w9j"><object id="38w9j"></object></button>

    <tbody id="38w9j"></tbody>

    <li id="38w9j"><tr id="38w9j"></tr></li>
  • 详细内容

    班組安全要做到,三勤,四清楚!


    “本質安全”一詞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電氣設備防爆構造,由于有了這種構造,使設備或系統在發生故障或誤操作的情況下,也能保證安全。

    隨著企業安全管理的發展和深入,本質安全這個概念逐步擴展到管理領域,其定義為:


    通過產品設計、過程控制、人員培訓等管理手段,使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的功能。


    具體包括:


    失誤—安全(誤操作不會導致事故發生或自動阻止誤操作)

    故障—安全功能(設備、工藝發生故障時還能暫時正常工作或自動轉變安全狀態)。

    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是指以風險預控思想為指導,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緊緊圍繞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目標,建立完善的“產業、財務、經營、決策”安全保障管理體系的企業。


    本質安全型企業應該具有四個基本特征:


    (1) 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論在何種作業環境和條件下,都能按規程操作,杜絕”三違”,實現個體安全;


    (2) 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論在動態還是靜態過程中,物始終處在能夠安全運行的狀態;


    (3) 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產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況而發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機互補,人機制約”的安全系統;


    (4)制度規范,管理科學。杜絕管理失誤,實現企業生產中的零缺陷,零事故,從而基本形成無災可救,無險可搶,無事故發生的格局。


    班組是將企業各項經營要素轉化為企業價值的主戰場,其工作的復雜性和多變性,決定了班組也是最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和發生安全事故的場所。


    因此,班組安全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企業安全管理起點和終點。



    01


    班組長是班組安全管理守護神


    班組長作為班組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者,除了注重自身安全意識培養、安全能力的提高、安全知識的學習外,還要善于運用適宜的管理手段,為員工撐起一把安全的防護傘。

    安全管理,班前會要抓預控,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包括:員工的精神狀態、身體狀況、安全操作能力、異常處置能力;工作中風險點的識別、安全程序、防護器具等要點,不能放過一個細節。


    班組長在安全管理中,要切實執行“三票三制”,對于工作票一項來說,做到三不發票:工作負責人不到現場不發票;工作負責人精神狀態不佳不發票;工作票不合格不發票。



    班組長在安全管理中,要做到“三勤”, 勤動腳、勤匯報、勤溝通。



    1、日常工作要加強巡檢,做到腿勤,只有做到腿勤才能第一時間發現缺陷,發現設備隱患,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事件擴大;


    2、勤匯報,各崗位要落實匯報制度,對工作過程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各崗位人員及時向主值匯報,各專業主值及時向值長匯報,對于重大事件,值長要及時向領導匯報,以便領導及時了解情況,迅速采取處理措施;


    3、勤溝通,工作中,機、爐、電、化、除塵、脫硫六專業之間要積極溝通,相互配合,對于各項操作要相互交代風險,提醒注意事項;



    同樣專業的不同崗位之間,主值、副值、值班員之間要及時溝通,值班員發現較大缺陷要第一時間匯報主值,以便合理安排操作,方便事故處理。



    班組長在安全管理中要做到“四清楚”



    班前設備狀態一清二楚:每個崗位人員接班前都要認真檢查設備狀態,哪些設備運行,哪些設備備用,哪些設備檢修;



    交接班一清二楚:本班有無重大操作,有無設備缺陷,交班人員有無遺留工作;


    工作重點一清二楚,本班會有哪些操作,各專業需要哪些配合;



    存在風險一清二楚:各項操作存在哪些風險,需要做哪些風險預控。



    安全管理是員工生命的保障,員工可能松懈、可能麻痹大意,但班組長決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要有一副鐵面孔,要訓練出一對明察秋毫的眼睛,要始終繃緊一根弦,成為安全隱患的照妖鏡,讓三違現象無所遁形。



    班后會是總結當天的最佳實踐成果,將班組中的成功經驗加以提煉,固化,復制的過程;也是反思失誤,查找問題,持續改進的起點。



    班組長在班后會中要完成鎖定要點、激活思維、歸納提煉等管理行為,讓班后會成為安全管理的里程碑。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員工沒有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保障,一切的財富和美好的東西都將成為泡影。



    因此,班組長的首要工作任務就是抓安全:



    班組長要成為安全管理的“放大鏡”:要瞪大眼睛,察言觀色,早上看員工的精神狀態,中午看員工吃飯的情況,下班前看員工的言談,了解員工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員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班組長要成為安全管理的“轉化器”:將公司的戰略、政策、制度、規定要求,結合本班組的實際情況轉化為員工的操作行為。


    班組長要成為安全管理的“婆婆嘴”:要不厭其煩地講安全、說安全,反復講、反復說,只有在嘮嘮叨叨的聲音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員工對安全的感知、認知。


    班組長要成為安全管理的“偵察兵”:要細在安全責任落實上,細在規章制度建設上,細在每一道工作環節上,及時發現和排除隱患,確保一方平安。


    班組長要成為安全管理的“黑包公”:在工作上講求嚴密,態度上嚴肅認真,標準上嚴格執行,對“三違”絕不手軟,絕不遷就。


     班組長要成為安全管理的“老黃!保簩踩A防措施落到實處,認真落實上級的規章制度,真抓實干,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02


    從“物源”入手,實現設備的本質安全化


    設備是構成生產系統的物質系統, 由于物質系統存在各種危險與有害因素,為事故的發生提供了物質條件。


    要預防事故發生,就必須消除物的危險與有害因素,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



    設備本質安全就是是指操作失誤時,設備能自動保證安全;當設備出現故障時,能自動發現并自動消除,能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本質安全化是建立在以物為中心的事故預防技術的理念上,強調先進技術手段和物質條件保障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安全科學的成就,從根本上消除能形成事故的主要條件;


    如果暫時達不到時,則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組合的安全體系,達到最大限度的安全。


    同時盡可能采取完善的防護措施,增強人體對各種傷害的抵抗能力。



    要實現設備的本質安全,需要從三方面入手: 



    (1)設計階段:采用技術措施來消除危險,使人不可能接觸或接近危險區,采用安全裝置,實現自動化等,都是設計階段應該解決的安全措施。


    (2)操作階段:建立有計劃的維修制度;采用故障診斷技術,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狀態監督;


    避免或及早發現設備故障,對安全裝置進行定期檢查,保證安全裝置始終處于可靠和待用狀態,提供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等。


    (3)管理措施:指導設備的安全使用,組織員工學習有關設備危險性的資料、安全操作規程、維修安全手冊等技術文件;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發現危險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


     


    03


    員工的安全意識是衡量班組長能力的“硬指標”


    安全意識,就是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對各種各樣有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外在環境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不安全感”。



    安全意識的主要作用,就是改變人的行為方式,從而規避安全風險。


    其實人人都有安全意識,比如很多小孩一進入醫院,就會用“哭鬧”來保護自己,以避免被打針,吃藥;例如不會游泳的人往往會遠離深水,從而規避溺水的風險。




    那么為什么“善泳者溺于水”呢?



    人是肉體性動物,研究表明,人保持高度精力集中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隨著能量的消耗,精力集中的時間會不停的縮短。


    所以很難讓員工保持連續8小時的精力集中狀態,所以,總是強調員工自身時時刻刻保持安全意識本身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的要求。


    技术支持: 星辰科技 | 管理登录
    返回頂部 seo seo
    亚洲意淫视频

  • <button id="38w9j"><object id="38w9j"></object></button>

    <tbody id="38w9j"></tbody>

    <li id="38w9j"><tr id="38w9j"></tr></li>